第64章_宋氏家族全传
阅书小说网 > 宋氏家族全传 > 第64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4章

  “漂洋过海,这么老远,你还何必再跑一趟。”宋老夫人当时并不是十分热情。

  “这是我给您买的礼品,权作给您祝寿!”蒋介石说完,把那盒礼品献给宋老夫人。

  “家里什么也不缺,你又何必破费。”宋老夫人客气道:“坐下喝茶吧。”

  蒋介石在宋老夫人的指点下,坐了下来。他善于察颜观色,从老太太的脸色看,似乎对他不大感兴趣。既来之则安之,蒋介石压抑着心中的焦急。

  “妈,临来时美龄让我给您老问好。”蒋介石没话找话道。

  “好。”宋老夫人理了理腮边的头发问道:“听说,你要和美龄结婚?”

  “对,妈妈,我这次来就是向您老正式求亲的。”

  “你不是还有原配妻子吗?”宋老夫人提出了疑问。

  “我们已经离婚了。”蒋介石当即把早已准备好的离婚证明取了出来道:“妈,请看我们的离婚证明。”

  宋老夫人接过来,认真地看了起来。不错,是份离婚证明。接着,宋老夫人又问:

  “你也是知道的,我们宋家是一个基督教徒之家。你既愿意同我的女儿结婚,你愿意成为一个基督教徒吗?”

  “妈,我愿意试一试,我要学习《圣经》,并尽全力去做。”蒋介石事先有准备地讲:“如果妈妈同意我与美龄的婚事的话,我们的婚礼愿在父亲的教堂里举行。”(文*人-书-屋-W-R-S-H-U)

  “好的!”宋老夫人脸上第一次露出了喜色,显然对方的回答使她感到满意。她对蒋介石的偏见从中也得到了抵消。幸运的蒋介石,深为这几句事先有准备的话而感到庆幸。

  “你既愿人教,就得遵守教规约束,这不是儿戏的!”当即宋老夫人叮嘱道:“你要和美龄每周到西摩路的私邱,一起祈祷一次。”

  “中正明白!”蒋介石面目庄重。

  “那你就回去吧。”宋老夫人下了逐客今。

  旋即蒋介石乘飞机飞回了中国。不久,他们的婚期就确定并宣布了,喜日选在当年的12月1日。美国的《纽约时报》抢先发布了消息,陆续全世界21家报刊杂志作了报道。

  舆论宣传无疑助长了人们对这场政治姻缘的重视。同时,也给这场即将举行的隆重婚礼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。它像广告牌一样,招揽全世界的观众,翘首盼望着那一天。

  1927年12月1日,蒋介石期待多时的婚礼,在上海隆重举行了。

  婚礼分两次举行:一次是在宋家,这是安静的并且合乎基督教的习俗,时间较短,由宋蔼龄操办。另一次是在豪华的上海大华饭店,带有外交性质,有些中国传统的味道;婚礼时间很长,持续到当晚12点钟。

  那天清晨,当慕尔教堂沉闷的大钟撞响的时候,宋家的亲戚好友已经聚集到西摩路的私邸。他们是宋蔼龄、孔祥熙、宋子文、宋子良、宋子安等51名基督教徒和至亲好友。明眼人很快会注意到,当时没有宋庆龄。1927年8月,宋庆龄回到上海她和孙中山曾一起住过的家。但是,她在上海没呆几天,便匆匆离开了。她同一位名叫雷娜·普罗梅的美国朋友,去了莫斯科。说实在的,宋庆龄是很爱小妹的,她认为小妹这样做必为自己的痛苦打下了基础。她力求说服小妹,但生米已做成熟饭,为时已晚了。

  当教堂钟声再次响起的时候,人们聚集在耶稣的像前,一对新人——蒋介石和宋美龄站在最前排。第二排是宋氏家族的人,其次是宋氏家族的亲朋。宋老夫人头发已经花白,但身体很好,神采奕奕,她对今天的一切安排很满意。可以说对第三个女儿的婚礼,她是最满意的。当时她闭目祈祷几句后,主持婚礼的牧师从后门步入教堂,他不是别人,正是南方卫理公会及阿伦纪念教堂的余日章牧师。此人是黄仁霖的岳父,办事干练,在江浙一带是小有名气的。本来教堂是沉静的,他干咳一声后,教堂更是寂静无声。

  在余日章牧师的主持下,婚礼进行得颇为顺利。

  接着是一阵朗朗可闻的圣经祷告声,漫过阴森寂静的教堂,那声音像一部合唱的歌曲一样悦耳动听。

  蒋介石、宋美龄在牧师的指挥下进行各项仪程,直至婚礼告一段落,大家簇拥着蒋、宋二人走出了肃穆宽敞的教堂,接着转移到外滩的大华饭店舞厅,再次举行邀请来宾参加的婚礼L。

  如果说教堂过于严肃的话,那么大华饭店则是异常的热闹。偌大的大华舞厅,在沪是出名的。一条黄绿相间的玻璃屋檐,把个巍峨的大华饭店和舞厅从蔚蓝的天空中勾画出来,那壮丽的柱廊、淡雅的色调,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,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;屋内装饰豪华的天花板上,吊着金黄流苏的五彩宫灯,宫灯四周又有小彩灯相配,犹如众星捧月一般。辉煌的大厅布置得光彩夺目,刘易斯育婴堂用彩带和白色鲜花组成了巨大的婚礼之钟。在临时搭起的台子上悬有一幅孙中山的大幅画像,画像两边是国民党党旗和国旗。台上摆着白色鲜花,一个大“喜”字占了显赫的位置。在另一个台上坐着白俄的管弦乐队,他们个个穿着白衣白褂,可谓浑然一体;在管弦乐队的旁边,是来自各地30余家报刊杂志的记者;他们手提照相机正在焦急地等待着婚礼的开始;大厅里早已坐满了1300多名被邀的来宾,他们怀着兴奋的心情耐心地等待着;遗憾的是在这1300多名来宾中,张静江这位月下老人没能来,他是昨天被送进医院的;舞厅外面还有1000多看热闹的人,被门卫堵在门外;大华饭店六层楼的房顶上垂下十行花花绿绿的鞭炮,一直到地面。当时看热闹的人围观着,笑谈着。只等那炮竹点燃,便是隆重婚礼的开始了。

  当日下午4点15分,炮竹点燃,乐队开始奏乐,一时煞是热闹。“剥剥”的鞭炮声把沉寂多日的大华饭店震醒,把人们的兴致推向高潮。如果说外面热闹,那舞厅里更是热闹。当婚礼主持人、前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登上礼台,立在孙中山遗像下的时候,台下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。那掌声震耳欲聋一般。蔡元培先生是一位当时中国很有影响的人物,是南京政府的教育部长。本来这场婚礼应由张静江主持,因张有病临时改为蔡元培先生。此时,蔡先生目扫一周,只见来宾中有英国、美国、日本、挪威、法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领事。陪同这些贵宾的是国民党众位元老,以及上海各界的头面人物,他们分别坐前三排。杜大耳朵也夹在中间,剃光的脑袋闪闪发光。自然也有宋蔼龄——这位牵线搭桥的红娘,以及她的丈夫孔祥熙。此时孔氏夫妇负责接待,等宾客到齐坐下后,便主动离开了。

  于是蔡先生用英、汉两种语言向来宾致意。台下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。

  “先生们、女士们,今天是大喜的日子,客盈满厅,让我把各位来宾以及外国来宾介绍一下。”舞厅里顿时鸦雀无声。

  蔡先生遂—一将众来宾向观众介绍,足足持续了半个多小时。末了他宣布:“欢迎新娘、新郎人场,向众位宾客致谢礼!”

  同时,蔡先生还指挥舞女们跳起来、白俄的乐队奏起来

  就见蒋介石穿着高雅的欧式礼服,在孔样熙和作为男傧相的首席秘书的陪同下出场,舞厅里顿时热闹迭起。他当时穿的是条纹裤子、鞋罩、燕尾服、银色领带,像花生形古怪的脑袋剃得发亮。他满面挂笑,向来宾挥手致意。人们热烈鼓掌欢迎这位下野的军事领袖,摄影师把镜头对着他不停地转动、拍照。

  又一次掌声响起了,后面的人们再次登上椅子,伸长了脖子。伴随着“新娘来了”的古老乐曲,新娘挽着她的姐姐宋蔼龄及哥哥、前武汉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先生的臂膀从廊子后面走进舞厅。廊子上铺着大红地毯,两边摆着白色的鲜花,宋美龄穿着白色长裙礼服,披着银白色乔其纱,披纱用一枝香橙花别着,稍稍偏向一边。饰以银丝的软缎长裙长长地拖在身后,像一只出水的白天鹅,透过轻纱裙可以看到她脚上的银色皮鞋。新娘的乌发藏在白色尚蒂利桃花的罩纱里,罩纱垂到肩上,形成第二层披纱。她手里捧着一束用银白色缎带系着的淡红色的“康乃馨”。

  当时共有4位女傧相伴随着新娘宋美龄,就见前面两人穿的是桃红色软缎衣,上面镶着钻石和桃花色珠子。软缎袖子长仅齐肘,在肘部用浓淡相宜的桃红色乔其纱做成宽大的袖口。另外两位年纪小的女傧相,穿着同样的衣服,但是颈上装饰的是带褶的乔其纱,袖口也带褶。女滨相后面,跟着撒花的两个小女孩周小姐和陈小姐。她们身穿撑开来的桃红色塔夫绸衣裙,手持装满花瓣的小花篮。最后是两位小侍从孔珍妮小姐和孔路易少爷,他们亦身穿黑色丝绒衣和缎子马夹。

  这是一次高雅文明的婚礼。与基督教的习惯相反,新郎。牧师或其他人都没有拥抱或亲吻新娘。

  新娘款款走到新郎身边停下,镁光灯闪烁着,拍下了一张张动人的画面……

  “向宋老夫人鞠躬!”

  “向来宾鞠躬!”

  “夫妻对拜鞠躬!”

  新郎、新娘按照主婚人的指挥,一丝不苟地做了。他们知道,不认真做,观众是通不过的。

  接着,蔡元培先生宣读结婚证辞。宣读完毕,一个大印盖在结婚证书上,一式两份,新郎新娘每人一份。在接受证书的时候,一对新人向主婚人蔡元培先生躬身施了礼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sbook.cc。阅书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ysbook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